12月2日,2023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论坛主题为“推进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产业变迁与技能养成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进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言献策。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六年来,由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政府部门各司其职、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产改”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构建技能形成体系、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等。要加强产业工人党建,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职业培训制度、技能评价制度等;完善技能竞赛体系,畅通晋升发展通道,鼓励创新创效,提升社会地位;促进收入合理增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孙中伟
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3个核心任务是:确定劳动条件、制定劳动政策、处理劳动争议。政府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中发挥的作用包括:维持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平衡、促进实现公平正义,完善劳动和收入分配政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并可以作为公共事业部门的雇主参与雇用决策。从当前实践看,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能够实现工会同行业自治联动,稳定区域行业劳动关系;区域行业工会还可以同地方党政力量联动,推动地方公共政策的实施、提高劳动条件;一些地区出现的多雇主自发的工资协调,能够推动区域供应链内部整合,实现劳动标准的中心化,进而实现行业工资协调;在一些公共部门,地方政府通过精简供应链或强制性供应链整合等手段实现劳动条件的标准化;推动基于数字平台的集体协商,有助于解决新业态劳动关系治理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副教授 张皓
随着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员工身份多样化成为新趋势,包括派遣工、外包工、临时工和实习生等在内的劳动者多种组织内身份,构成了组织内的非正式员工群体。非正式员工与正式员工在合同期限、薪酬、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相比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往往积极感知较低,会尝试进行身份管理,提升身份认同。研究发现,与组织的正式员工相比,非正式员工的组织参与更低,社区参与更高。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非正式员工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自尊与组织参与程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针对不同群体创造更多社区参与机会,给组织内边缘员工提供在组织外部获得身份认同的机会,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教授 詹婧
我国协商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是劳动领域“枫桥经验”的具体体现,尽管当前还需要从学理角度对劳动领域“枫桥经验”进行更加深刻的论述,但针对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的各种本土化实践经验已经推陈出新。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出台,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逐步转向地方政府发挥能动性的治理方向,同时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社会化运行逻辑和市场化实践经验也逐步成为研究重点。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解决“三新”领域中协商协调机制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因此,可以构建一个本土协商协调机制的研究谱系,即包含制度化、治理化、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的研究发展路径。本土化研究能够为中国特色协商协调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也能够为我国推进劳动领域“枫桥经验”的体系化建设提供启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副教授 孟泉
(张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