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太信息港诺太信息港
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
我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发展
报告:智能睡眠产品使用率低于预期,可得性和操作性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5
  |  
阅读量:
  |  
作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睡眠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生活。3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喜临门睡眠研究院和知萌咨询机构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尽管人们对智能睡眠产品抱有积极的态度,但实际使用率却远低于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王俊秀介绍,报告基于“智能时代的睡眠健康”主题,全面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对于大众睡眠质量的深度影响,针对手机成瘾、网络使用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公众对智能睡眠产品和服务需求等进行了专题深度解读。

  他介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其在睡眠领域的应用也被寄予厚望,被调查者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总体较为积极。

报告:智能睡眠产品使用率低于预期,可得性和操作性是关键

  报告数据显示,18~34岁、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再婚有配偶、无子女、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为2000元及以下、独居和上层的被调查者对智能睡眠产品的使用频率较高;女性、25~44岁、再婚有配偶、有子女、居住地为农村、在工作、家庭月收入为3万~6万元、非独居和中上层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人工智能睡眠产品的使用意愿较强。

  然而,当谈到智能睡眠产品的具体使用时,情况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有61.44%的被调查者从未用过人工智能睡眠呼吸管理系统,58.88%的被调查者从未用过大型智能助眠产品,50.47%的被调查者从未用过可穿式睡眠监测设备,49.61%的被调查者从未用过小型智能助眠产品。

  王俊秀表示,智能睡眠产品的可得性和可操作性是影响居民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尽管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智能睡眠产品,但它们的价格、易用性和普及程度却各不相同。

报告:智能睡眠产品使用率低于预期,可得性和操作性是关键

  具体到智能睡眠产品的使用意愿,有53.14%的被调查者愿意购买或付费使用手机助眠APP,占比最高;随后依次是小型智能助眠产品(41.05%)、可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38.17%)、大型智能助眠产品(32.58%);仅有28.93%的被调查者愿意购买或付费使用人工智能睡眠呼吸管理系统,占比最低。

  报告进一步指出,不同群体对睡眠保健类产品、睡眠环境类产品、家居助眠类产品、AI科技类产品的消费需求程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家居助眠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均值为3.45,明显大于睡眠保健类产品、睡眠环境类产品与 AI 科技类产品。

  王俊秀表示,人们对于智能睡眠产品仍有诸多期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睡眠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当人工智能技术被更广泛地用于改善居民睡眠状况时,应提高技术的普及性、降低产品价格和使用门槛,使其能惠更广泛的人群,提高睡眠平等程度。(宋雅娟)